1. 首页 >> 百科知识

(电工安全事故真实案例介绍范文)工厂电工维修故障案例分析

电气安全事故真实案例介绍

安全对于一个电力工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电力安全事故总是有。以下是学习边肖为大家收集的电气安全事故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气安全事故案例一、事故发生后

1994年4月6日下午3时许,某厂671变电站值班人员接班后

,312油开关检修负责人提出结束检修工作的申请,值班长临时提出在312油开关上方的3121隔离刀闸上试跳,检查其配合情况。因此,值长脱下了"在不拆卸312油开关和3121隔离刀闸之间的接地保护线的情况下,在3121隔离刀闸的操作手柄上。接地"关闭操作的警告标志和挂锁。突然"Boom "一声巨响,强烈的电弧迎面扑向蹲在312油开关前的检修负责人和实习值班员,两人被弧光严重烧伤。

二、原因分析

原来3121隔离闸刀开关高出头部2米左右,被一个铁柜罩住。它的弧光应该不会灼伤人,但为什么会灼伤人呢?原来,灼伤人的弧光并不是3121隔离断路器的弧光,而是两根接地线烧断时产生的弧光。两根接地线为裸铜绞线。当操作人员用卡尺将它们粘在设备上时,一根导线接触不良,另一根绞线中有几根铜线断了。因此在违规操作时,强电流造成短路,不仅烧坏了3121隔离开关,还在其中一根接地线因接触不良脱落时产生强弧光,另一根绞铜线断开处产生强弧光,两根接地线瞬间弧光特别强,严重烧伤附近两人。

事故原因是临时增加工作内容,擅自操作,违反了基本操作规程。

三、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交班期间和交班前后一刻钟内,一般不允许进行重要操作。

2.放置警告标志"接地"用更明确的说法来代替:"它是接地的,禁止合闸"。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绝对禁止带地线合闸。

3.接地保护线的作用是在发生触电事故时起到接地短路的作用,保护人免受伤害。所以接地线质量要好,容量要够,连接要牢固。

电气安全事故案例。事故发生后

1996年1月31日上午,在某热电厂高压配电室检修508号油开关过程中,电工曲某蹲下时,臀部不慎碰到508号油开关上编号为5081的隔离断路器的转换臂,导致5081号隔离断路器动、静触头接触,断路器误合,使该厂电力系统502、500号油开关遭受"过流保护"设备因动作而跳闸,6kV高压二次母线和一些380V母线均失去电源。2号、3号锅炉停运40多分钟,1号发电机停运1小时。

二、原因分析

油开关检修时,必须断开断路器,拉开油开关上方的隔离刀闸。还需要在油开关和隔离刀闸之间的部件上可靠地连接接地保护的短路,并要求在隔离刀闸的转移臂上插一个螺栓并锁紧(防止误操作)。

事故原因是工作人员没有按规定安装插销,更没有上锁,所以曲的臀部不小心撞到5081隔离开关的转换臂上,导致5081隔离开关的动、静触头接触,静触头与母线连接处带电。于是,一股强大的电流通过隔离开关的动、静触头,再流经接地保护的短路,输入大地,形成短路放电,导致了这个电气系列的502、501隔离开关。过流保护"装置动作和跳闸。

幸运的是,由于接地保护短路质量好,误合断路器后没有造成人身伤害,但经济损失巨大。

电气安全事故案例。事故发生后

1995年6月17日上午8时40分,四川某厂值班人员何某空气体压缩机接到分厂调度指令:启动4号机组;停止1#机组或5#机组之一。何某到电气值班室与电气值班员王某(副班长)、约定:启动4#机组后,停止1#或5#中的一台。王和何去了现场,留下来监督板块。9时,4号机组现场启动,随后5号机组现场停运。这时,配电室发出了油开关跳闸的声音。

电气值班室吴某判断5#机组已经停运,于是独自到高压配电室拉开5#油开关上方的隔离刀闸。然而,她错误地打开了正在运行的1#机组的隔离断路器。Bang "一声巨响,隔离了断路器处的电弧短路,使得314线全黑。

二、原因分析

这次误操作事故的原因首先是违反了"监护制度"。电气值班室吴某未经批准擅自离开监督岗位,违反"一人操作一人监督"他单独到高压配电室操作,没有看清电源柜编号,没有检查电源柜现场指示信号,没有按规定检查,误拉开正在运行的1#机组隔离刀闸,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是忽视了副班长王的组织工作。

1.同意"启动4#机组后,停止1#或5#机组中的一组"其实还没决定。应该说清楚是1#还是5#,让在场的人都心中有数。

2.负责人王擅离监督岗位到现场,未向交代清楚工作职责,现场作业结束后未及时通知,负有领导责任。

3.这起事故是管理不严,劳动纪律不严,安全操作规程执行不严,值班人员素质差的必然结果。

猜猜你有兴趣:

1.电厂安全事故案例

2.电力事故案例的学习体会

3.电气安全事故案例

4.停电情况

5.电力安全事故学习经验。


版权声明: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大家!